三德科技300515)4月25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5年4月24日接受8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保险公司、其他、基金公司、证券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一、公司基本情况公司创立于1993年,现有分析仪器、无人化智能装备两个产品群以及衍生于这两个产品基础上的运维等衍生技术服务三个业务板块。公司产品主要用于煤炭质量指标的分析检测与智能化管理,可延展应用到焦炭、生物质、固危废、水泥黑生料等固态可燃物质。煤炭是全球第二大能源及全球性大宗商品,发热量、工业分析成分、元素含量、物理特性等质量指标是其交易、利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参数,公司产品数据为上述行业内工业企业生产所用原料或燃料的交易定价、生产运行、科学利用、碳计量等提供依据,在公平贸易、减耗增效、节能环保和安全生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司下游客户涵盖火电、煤炭、冶金、化工、建材、固危废、检测、科研等行业领域。目前公司在煤炭检测用仪器设备和无人化智能装备领域积累了突出的竞争优势,是该细分市场的头部企业、唯一的A股上市公司。公司聚焦细分市场,深耕“仪器”+“自动化”、持续“纵延”和“横拓”,现有的无人化智能装备业务即公司“纵延”战略的成功示例,2024年其订单金额及营业收入均已超越分析仪器,第二增长曲线%;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323.60万元,同比增长166.55%。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809.56万元,同比增长18.35%;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807.08万元,同比增长45.38%。二、问答环节
问:《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对公司有什么影响?
答:煤质特性及其基础上的配煤掺烧是影响机组负荷及其调节的重要参数,《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明确将“全面提升燃料管理等智能化水平”列为“新一代煤电试点示范”的要求,存量电厂燃料分析与管理的智能化改造升级是公司无人化智能装备订单的主要需求来源,该方案的落地和实施有望助推煤电企业燃料数智化检测与管理需求的释放,从而拉动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
答: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在手订单同比增长43%,2025年第一季度新中标金额亦为同期最佳、符合预期。目前公司无人化智能装备订单大部分来自于存量项目,存量项目的渗透率尚未饱和,其仍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新建项目的数量在逐年上升,大部分新建项目客户选择“一步到位”选购无人化智能装备。在此行业发展趋势下,无人化智能装备产品需求呈现强劲态势,公司认为其成长性具有可持续性,并对其未来前景持乐观态度。
答:当前公司无人化智能装备项目的交付节奏较之前明显加速,且交付量大幅攀升,公司全年综合类项目现场实施周期平均缩短超过40%,主要系优化了无人化智能装备项目现场实施机制,推进了项目现场实施、产品运维的工艺标准化和质量体系化管理。后续公司将以无人化智能装备项目实现标准化交付为目标,强化供应链与交付管理,实现订单“前”(供应商)-“中”(订单设计/制造)-“后”(客户现场)贯通与全环节协同。
答:公司长兴园区制造基地2023年投运后显著提升了公司产能,为公司产品特别是无人化智能装备规模上量、市场突破及产品制造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与场地支撑。目前,该制造基地产能尚有余量,公司预计产能在未来几年内可满足经营需要。
答:公司无人化智能装备构成复杂且具有一定的定制化、工程属性,每个项目的交付内容、周期等都有不同,合同价、成本亦有差异,进而致使毛利率存在区别。公司智能装备板块毛利率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系:2024年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公司智能装备业务交付节奏加快,其中部分项目毛利率相对较低,从而拉低了该业务板块整体毛利率水平。
答:公司无人化智能装备的市场需求肇始于煤电行业,目前在火电行业已经呈燎原之势,且逐步渗透至煤炭、冶金、建材、化工等非煤电领域。在非煤电领域中煤炭占原料的比重较低,其对公司产品需求不如煤电行业迫切,但在数智化建设的现实需求和政策鼓励的双重引导下,公司产品在非煤电行业也将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答:公司产品目前暂未针对“人形机器人”与公司产品的应用开展研究,公司将积极关注前沿科技领域发展,探索行业相关技术创新与产业机会。
答:公司产品行销巴基斯坦、印尼、南非、俄罗斯等四十余个国家或地区。由于国际市场煤炭商品化程度、结算模式、产品标准等的差异,目前公司海外业务为分析仪器,智能装备产品现阶段出海的条件尚未完全成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亦有着全球最为丰富的煤炭检测智能装备产品应用场景。当前,火电、煤炭、冶金等下游客户行业的数智化升级方兴未艾、公司无人化智能装备业务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第二增长曲线,海量的应用场景将为相关产品、技术、标准的发展和成熟积累宝贵的市场经验,进而为出海提供基础支撑。公司将积极主动探索智能装备出海的可能性,并为此做相应准备;